摘要: 原標題:雷文濤:從知識付費到知識服務用戶獲得了什么? 在以碰撞演變?yōu)橹黝}的GET2018教育科技大會知識付費何去何從分論壇上,有書創(chuàng)始人兼CEO雷文濤為
原標題:雷文濤:從知識付費到知識服務用戶獲得了什么?
在以“碰撞·演變”為主題的GET2018教育科技大會“知識付費何去何從”分論壇上,有書創(chuàng)始人兼CEO雷文濤為觀眾帶來了題為《從知識付費到知識服務,用戶獲得了什么?》的演講。
雷文濤認為,知識服務首先要有值得付費的內容,這個是基礎,這個內容要有料,有趣,巧妙搭橋,能學完。知識服務簡單的說就搭橋,面對不同的用戶對象搭不同的橋,知識水平高一點,搭一個直接的橋,知識水平低一些的要搭幾層橋幫他達到目的地。
以下是雷文濤的演講精選實錄:
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有書,有書是共讀的社群平臺,我們有累計超過3千萬的用戶,我們過去三年內帶動了超過500萬用戶,讀完了10本以上的書,我們建立了從共讀到聽書以及一系列課程的研習一整套的服務體系。
知識付費的發(fā)展歷程
我們回顧一下知識付費的發(fā)展歷程,大家看一個圖,這個從知識的載體看,前面是從甲骨文到紙質圖書到電子書,我認為是一樣的,只是介質的形態(tài)轉變,本質沒有變,內容的生產、傳播、交付其實本質上沒有變,只是容載量變的更大了,介質的轉變到以有書為代表的知識付費的產品是一個質的轉變,轉變是在交付的形式、內容生產的方式及用戶獲取知識的效率都有質的轉變。
比方說我們內容的生產,之前的內容生產,即使到了現(xiàn)在出版業(yè)的內容生產,也要有一個很長的周期,我們要寫一個書,出版社會說我們要一輪一輪的審核,審核下來快的三個月,慢的時間更長,你寫一個書要有十萬字才能寫一個書,但是我表達的觀點五萬字就可以說明,但是為了出一本書我要寫到十萬字,大家有這種體會吧?
知識付費使知識的生產更加便捷,我們幾個月的時間內會打磨出對于大眾有獨特見解、有廣泛價值的內容,我們的交互方式更加靈活,更加個性化。
同樣的一個知識——經濟學,面向大學畢業(yè)生,面對高中畢業(yè)的學生……對于不一樣的學生,我們有不一樣的教學形態(tài),這是知識付費的價值。
知識付費的興起和傳播
我們回顧一下知識付費的興起和傳播。
2015年底12月12日發(fā)起有書共讀計劃,這個時間也在很多友商同一時間推動知識付費的產品,比如得到、千聊、值乎,我們回頭看,都是那個時間興起的,所以很多大的商業(yè)興起是跟時代背景相關的。
我們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可以看到知識付費已經成為了所有用戶平臺的標配,我們看到有一定用戶規(guī)模的公眾APP,包括BAT、騰訊、阿里這樣的平臺都開始涉足知識付費的產品,所以它已經成為了連接用戶、服務用戶非常有效的一個內容手段。
知識付費的具體形態(tài)有專欄訂閱、有付費課程、有償問答及付費社群還有聽書等等一些針對性特別的付費內容產品。
知識付費的相關質疑
當然知識付費也帶來了很多的質疑,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樣的幾個。
第一,我們會問知識付費售賣的是不是只是焦慮。
這個時代快速變化,每一個人都很焦慮。這個就是這個時代的殘酷,我們每個人面對蜂擁而來的新知識,新的技術潮流無暇以對,所以我們心里面很焦慮,這種知識付費得益于這種焦慮,大家因為焦慮所以有動力。
焦慮并不是可恥的事情,我們要巧妙的把焦慮變?yōu)閯恿?,變成不斷的學習提升自我的原動力,這是非常有價值的,所以我們不認為焦慮感去滿足它,去解決它是不好的事情。關鍵是我們是不是在淺層面利用這種焦慮感還是把焦慮轉化為動能。
第二,“知識膠囊”,真的有用嗎?
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質疑,"知識膠囊"是非常有名的平臺提出來的,碎片化學習是不是可以解決系統(tǒng)性知識架構搭建的需求。我認為,"知識膠囊"不足以解決這樣的問題。
很多時候,一個成功的學習者經歷了幾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抓住了關鍵時期,搭建了完善的知識架構,所以它不斷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,可以在架構上沉淀下來,但是對于大眾自己的知識體系沒有搭建,接收到這些碎片化的知識會像流沙一樣漏掉,最后什么都沒有剩下。
所以,知識膠囊是值得我們所有知識服務從業(yè)者重視的一個問題,我們要服務好我們的用戶,需要幫他們搭建起良好的結構,這樣才能持續(xù)不斷的讓他們迭代升級。
第三,知識付費會一直火下去嗎?
我們整個行業(yè)也會面對這樣的質疑,知識服務會一直火下去嗎?我們看到知識服務在2016年萌芽,2017年興起,2018年繼續(xù)發(fā)展,這個過程中大家可以看到2018年的發(fā)展速度沒有像2017年那么猛,于是有很多的質疑說是不是知識服務不行了,我可以非常篤定的說知識服務會一直持續(xù)下去,發(fā)展壯大。
知識付費不一定持續(xù)這樣的狀態(tài),但是與之相伴的知識服務會是一直是這樣的狀態(tài),大家會看到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興起,我們的學習方式必然發(fā)生轉變。我們不能逆潮流而動,我們要很好的用一些新技術、內容、交互形態(tài)和手段。
我們在之前只能看文字才能獲取知識,現(xiàn)在有很好的音頻、視頻手段為什么不用呢?所以知識服務、知識付費已經很好的應用了這些技術手段,所以它一定會持續(xù)發(fā)展下去,它是不可逆的,速度會減慢,但是行業(yè)會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經過了一輪知識付費的洗禮,大家都變得更愛學習了,今天我在這兒說,我相信在座的以及很多大眾都會認同這樣的理念,這也是我們一直不停探索、不停向前的基本動力。
我們看到2012年馬云在公開的對話節(jié)目說,成功與不成功和讀書沒有什么關系,他也標榜自己是不讀書的。我也很納悶,他不讀書怎么會有這么多見識呢?大家看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時候,馬云寫的紀念文,大家覺得馬云寫的不好嗎?他的文采真的非常好,他要出來做文案 是一流的、最好的寫手,所以他其實是讀了很多書,學了很多東西,只是他覺得可能不需要再那么集中的去讀。即使這樣,我們可以看到在2018年元旦,他在內部發(fā)起了一個倡議,他讓阿里的同事給他推薦100本書或者是10部電影,他要開始讀書,他都開始轉變要讀書了,我們更要這樣。
知識付費就足夠了嗎?
提到這個問題之前,我要分享一下在有書的發(fā)展過程中,我們遵循的方法就是用戶價值,我們在中間的過程中沒有太多的糾結,我們一直想的是用戶能夠獲得什么,能夠想到什么,我們怎么樣能滿足用戶的需求。我們采取三步:
第一步,我們做的事情是要對于用戶有價值,這個過程不管是有多麻煩。我們最早做有書共讀的時候,我們不計代價一定做的事情,用戶覺得有價值。
第二步,我們想這個事情怎么變的有效率。
第三步,才會想策略上的傳播、裂變。跟大家認知的不一樣,有書是用戶價值為核心的公司。而不僅僅是在用戶策略上,是因為用戶價值得到了書友的認同所以才能高效傳播起來。
知識付費肯定不足以滿足所有的需求,那我們要解決這個疑問,我們可能要深挖一下進一步思考,學習的本質是什么?
如果我們理解了學習的本質,那我們的答案可能就有了,這也是我們需要洞察的。這也是我的結論,學習的本質在于適應變化。這是一個加速變化的時代,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必需。所以我們可以說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已經不是一個口號,而是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潮流。
當然學習也是有技巧的,我們也不用壓力太大,感覺永遠都學不完。甚至可能說知識也是有限的,如果說知識是無限的,我們真的很絕望,怎么辦?原知識可能是有限的,我們掌握了那個核心,其他的知識當我們需要的時候把它吸收進來就夠了,這也是我們的價值理念,我們希望讓我們的書友掌握這種學習的能力。
我們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,盡管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服務,要內化成自己的,必須自己渡過很難的階段。《知識的邊界》溫伯格也說過這樣一句話,"被喂養(yǎng)并不是獲取知識的好辦法,真正的求知之旅必然包含提問,包含挑戰(zhàn),而不是將知識視為關于世紀無可置疑的真理。" 大家有這樣的感受嗎?我讀了一本書,我讀懂了恍然大悟,這種感覺是非常好的。學習也是讓我們感受非常好的一件事情。
知識服務是終極解決之道
那我想給出的答案就是知識服務是終極解決之道,我們可以快速的過一下,有書是怎么做的,也是結合我們的實踐。我們認為知識服務首先要有值得付費的內容,這個是基礎,這個內容要有料,有趣,巧妙搭橋,能學完。知識服務簡單的說就搭橋,面對不同的用戶對象搭不同的橋,知識水平高一點,搭一個直接的橋,知識水平低一些的要搭幾層橋幫他達到目的地。
我們的知識服務要激發(fā)愿力、轉變行為。我們從知識的交付到行為的轉變這是一個質的轉變。焦慮,我們剛才提到了它可以成為動力的源頭,所以我們要巧妙的應用這種用戶的各種情緒,各種情感,各種壓力,我們要發(fā)自內心的真誠服務他們,這些情緒、焦慮都會成為動力,都會成為我們可以把它轉化成原動力的力量。
另外我們需要指明方向跨越障礙,在有書中你可能不明白看什么,我們幫你選書單,交流,我們發(fā)起共讀,發(fā)起領讀。
還有一點這是我們很早很早就認定的,知識只有學完才是自己的,所以我們非常注重完課率,我們有書的完課率應該是前列的。我們有60%以上的完課率,大家可以了解一個好的內容學完了和沒有學完中間的巨大差距。
我們也需要搭建這種交流平臺,不斷分享我們的心得。只是聽過不是我們自己的,所以必須體驗,體驗都要實踐來進行,時間長度非常長,通過交流會大大加速這個進程。所以我們在全國150個城市搭建同城的有書共讀會,大家的進步非常快,每個人都有很大的進步。
這也是我的一個觀點,知識交付、陪伴、引導、激勵、交流、探討、知識服務不同于通常的教育,但更接近與教育的本質,即能夠讓更多的人進入終身學習的狀態(tài),促進其終身成長。
剛才孫總已經講了很多知識付費的基本邏輯,我們一開始就這么做,我們沒有上升到這種方法論的高度,但是我們就是基于我們的價值理念就是這樣做。用戶需要陪伴我們就給他陪伴,需要引導我們就給他引導,直到幫他能夠向上向前走一步,直到他能夠跨越一些鴻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