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原標題:逃去鶴崗的年輕人 上學。畢業(yè)。找工作。相親。結(jié)婚。生子。學區(qū)房。房貸。車貸。調(diào)休。保險。健身。打卡。自律。班味兒。牛馬。做題。上岸
原標題:逃去鶴崗的年輕人
上學。畢業(yè)。找工作。相親。結(jié)婚。生子。學區(qū)房。房貸。車貸。調(diào)休。保險。健身。打卡。自律。班味兒。牛馬。做題。上岸。能量。松弛。配得感。gap。心理咨詢。MBTI。綜藝。表情包。飯局。飯圈。直播帶貨。流量。大廠。底層邏輯。消費主義。沉沒成本。抖音。小紅書。微博熱搜。微信未讀消息。
我們的生活已經(jīng)被這一切話語裹挾,要如何才能立即退出?
當我們還在憧憬遠方時,有些人已經(jīng)逃離,或者正在策劃逃離中——百度“隱居吧”有一百三十七萬一千三百二十七名成員,他們中許多人已經(jīng)脫離了大城市的主流生活方式,去到更低成本的鄉(xiāng)村或城鎮(zhèn),過上隱姓埋名的低欲望生活。
最為典型的就是近年頗受關(guān)注的東北城市鶴崗——在這座資源枯竭的城市,因只需兩三萬就能買到一套房,又有醫(yī)院、商場等現(xiàn)代便利設(shè)施,成為許多人選擇“躺平”的圣地。
但在網(wǎng)絡(luò)熱點背后,他們究竟過著什么樣的生活?又是什么,促使他們做下逃離的決定?
帶著這些問題,非虛構(gòu)寫作者李穎迪追蹤三年,從網(wǎng)絡(luò)上的隱居者聚落如“隱居吧”、豆瓣小組、QQ群,深入包括東北鶴崗、河南鶴壁、安徽淮南、河北燕郊等多座適合低成本生活、受到年輕人關(guān)注的城市,走進當代“逃離者”的生活和內(nèi)心,完成了紀實文學作品《逃走的人》。
這是一次漫長的旅途,不僅走入陌生人緊閉的家門,更是試圖探索我們這一代疲倦但仍擁有微小勇氣的心靈:說到底,如何才能得到自由呢?自由又將帶我們通向何方?
逃走的人
“明明還年輕,
這不應(yīng)該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嗎?”
作者李穎迪畢業(yè)于武漢大學新聞系,先后在《智族GQ》《時尚先生Esquire》做報道工作,曾長期關(guān)注社會事件,如過去幾年的武漢火車站砍頭事件、湖南益陽養(yǎng)老院暴雷事件、5·22甘肅白銀越野馬拉松事件,她都在第一批抵達現(xiàn)場的人當中。
當不在事故或災(zāi)難的現(xiàn)場,她也和你我一樣,是北京千萬人中一個普通的上班族,擠地鐵通勤,有時工作到天黑——“夜晚,無數(shù)個小小的格子間亮起燈,人行走在高樓的縫隙中,猶如置身海底,有時大霧彌漫,身旁則是飄浮著的光暈。”
作者在鶴崗。
在十號線——北京最擁擠的地鐵,每天都有一百多萬人被塞進狹窄的列車里——的車廂里,李穎迪沉迷于看百度“隱居吧”的帖子,想象著他們的生活:空無一人的海灘,山路上顛簸的小車,音響里的都柏林樂隊,到遠方去,上路吧!
在眼前這個如地鐵般快速、如晚高峰車廂般擁擠、人人都要費力找到一塊立足之地的時代,誰不會被那種將自己拋向無人之地的幻想吸引呢——原野,山峰,河流,還有一間自己一個人獨占的房子。
但很少人敢真正放下一切——“我們其實也害怕真的停下——離開既定軌道,比如辭職了,之后還能找到下一份工作嗎?就這樣遲疑著,躊躇著,不滿意想走,想走又不敢走。明明還年輕,按照教科書上的說法,這不應(yīng)該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嗎?”
她決定,去見這些人,近距離觀察他們,看看他們?nèi)绾巫龀鲭x開的決定。
以及,他們出走后,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期許中的自由。
但開始接觸到“逃離者”時,她發(fā)現(xiàn),得到的都是一些相似的回復(fù):
就聊到這里吧。
謝謝你的關(guān)心,但我不想說。
我的生活你也看到了,只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如果想了解他們離群索居的理由,很難不去討論他們的過去。但許多去隱居的人,正是希望擺脫過去,也不想和人多接觸。她決定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。
她也希望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。
“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了!”
鶴崗,東北邊陲之城,因極低的房價而頻繁出現(xiàn)在新聞媒體頭條。李穎迪來到這里,租了一間房子,也開始了逃離的生活。
這是一座與雪共生的城市。雪成為人們的度量衡,承擔人們的欣喜、擔憂與煩悶。伴隨雪來的是如夢一般短的白日。下午3點,太陽落下,城市就陷入沉寂。這里似乎天然適合過上穴居的生活——正如來到鶴崗的年輕人所選擇的生活。
作者攝于鶴崗
在這座中國最北端的城市,她記錄下逃離生活的種種細節(jié)——
下大雪,店鋪時而關(guān)門,那陣子得靠自己儲備食物和水。這里外賣便捷:麻辣燙、麻辣拌、手撕雞架、鶴崗小串、喜家德水餃。但蔬菜種類不多,可以通過網(wǎng)購彌補這個缺陷。
要度過漫長的冬天,你需要買加絨馬丁靴、護耳防風保暖口罩、毛線帽子、圍巾、手電筒(一塊五毛二,便攜式迷你款,強光,因為鶴崗很多地方都沒燈)、“線褲”(越厚越好)、長款羽絨服(“至少得長到小腿那兒”)。
哪怕生活不便,冬季漫長嚴酷,這里卻是許多人理想的落腳點。比如李穎迪在鶴崗認識的一對姐妹——
她們出生在江西贛州一個村子,父親一直沒能結(jié)婚,是當?shù)厝朔Q呼的“老光棍”,后來娶了有智力殘障的媽媽。媽媽比爸爸小十二歲。奶奶說留個后就好了。姐姐先出生,村里因為家里沒有兒子而瞧不起他們。過了十五年,媽媽再次懷孕,又生下妹妹。兩年前,爸爸意外去世,媽媽也被送進了鎮(zhèn)上的養(yǎng)老院。
父親去世后,伯伯來家中砸門,拿著鐵鍬,鄰居把她們推到廚房,上了鎖,把鑰匙從窗戶丟到她手上。伯伯在窗外,拿著石頭。伯伯、伯母、叔叔,姐姐說,他們想拿走房子,土地,和媽媽的低保補助。
那時,姐姐在贛州一間服裝廠工作,做助理管機器,每月工資六千。后來廠里裁員了。她從網(wǎng)上看到鶴崗的新聞,覺得房價便宜,能做落腳之地。
在鶴崗,我認識了幾個與花花有著相似過去的女生:她們出生在農(nóng)村,自小被家人告知一個女人沒有位置,存在的目的是要為他人服務(wù),職責是燒飯、掃地、洗碗、生孩子。她們帶著擺脫過去的想法來到了鶴崗。
攝影:DD
在媒體的鶴崗敘事中,男性總是占更多的聲量和關(guān)注,女性群體卻很少被提起。以細膩、共情的女性視角,作者聚焦那些逃離原生家庭的女孩,寫出她們身而為女在追逐自由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,以及脫軌生活帶來的、前所未有的自由。如同書中有個逃離的男生所說:“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了。”也許更重要的是后面一句:“我可以選擇不要。”
在《逃走的人》中,有一個叫林雯的年輕女性,在來鶴崗之前,是某家手機回收公司的客服,工作對她來說是一連串的計時——
每當一個客戶的對話框彈出來,林雯面前的屏幕上就會同時出現(xiàn)一個變動的小方框——“計時:00s,01s,02s,03s,04s,05s,06s,07s,08s,09s,10s……”
十秒內(nèi)回復(fù)每個問題。十秒內(nèi)找到合適的用語,敲下鍵盤,發(fā)送并回答。她不能走神。
作者攝于鶴崗
在機械工作之外,還有家里的催婚,還有給她安排的二十多次相親。2021年10月31日那天,她把鑰匙扔在鞋柜上,拖著行李箱,從江蘇常州的家里出發(fā),坐上去鶴崗的火車。她花了六萬塊買了一套房子,養(yǎng)兩只貓,精心布置家里的每個角落。“終于沒有工作、相親、工作、相親,還有圍繞在身邊的那些聲音了。”她說。
很多年前,她在網(wǎng)上看見過一種水母。水母有個漂亮的名字,叫“大西洋海刺”?,F(xiàn)在在自己的客廳里,她終于可以自己做主了。她買了兩只大西洋,放進月光水母缸,每天用針筒給它們喂豐年蝦卵,每隔三四天換一次水,按照表上的量配海鹽,小心翼翼照料。
晚上,她關(guān)掉房間里的燈。黑暗中,水缸照著暖色的光,水母伸展又收縮著柔軟的身體,像在月光下浮游。林雯會看著兩只水母,就像看著新的生活和新的自己。
作者攝于鶴崗
“所謂自由,
是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嗎?”
作家許知遠在讀完《逃走的人》后評價道:“這本書拓展了我的視野,原來一群年輕人是以這樣的方式應(yīng)對時代。逃逸或是一種怯懦,也可能是一種勇氣,一些時候,我們需要脫軌來辨認自身。”
不過,這并不是一本全然贊頌逃離的書,它也試圖為我們探索自由的代價,以及自由的終點。
有人通過逃離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掌控權(quán),但生活的真相往往不止一個,書中就記下了逃離生活的百態(tài)——
有人覺得世界馬上就要開戰(zhàn),在家中打造了一個存有六百個罐頭、三十箱餅干、二十箱礦泉水的倉庫;
有人在客廳沙發(fā)上放著硅膠娃娃,“她”一直坐在同一個位置,沒有挪動,他靠著“她”一起看電視,打發(fā)漫長時間;
有人從一種不自由,陷入另一種不自由——失去與外界聯(lián)系,找不到自己的生活目標,最終陷入自由帶來的代價中。
這是一本帶著巨大問號的書,同時也是一本提供無數(shù)種鮮活答案的書。它為我們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,一場人們將自己作為試驗品的生活實驗,但它并未替我們解答人生這個終極命題,而是促使我們通過他人的選擇去思考自己的人生——
所謂自由,是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嗎?就像人站在一個廣場,或是一條漆黑的甬道,此刻,面前出現(xiàn)一些不同的分岔,像手指離開手掌那樣延伸開去。分岔盡頭會是什么?亮光?一片朦朧不清的霧?又或是黑暗?
原標題:最不適合女生的5大專業(yè),就業(yè)難,還很辛苦 從前有句俗話說:男怕入
原創(chuàng)觀點2024-09-07 09:36:00
原標題:九牛問津:留學生求職技巧,如何在就業(yè)市場中脫穎而出? 想知道如
原創(chuàng)觀點2024-09-07 09:33:05
原標題:博士和博士后,僅一字之差,找工作誰更有優(yōu)勢? 博士與博士后,盡
原創(chuàng)觀點2024-09-07 09:32:21
原標題:張雪峰:這個專業(yè)很難學到東西,考不了專碩,也不能考公務(wù)員! 高
原創(chuàng)觀點2024-09-07 09:28:36
原標題:王定華:新時代教育家的品質(zhì)與修煉 9月3日,慶祝第40個教師節(jié)暨202
原創(chuàng)觀點2024-09-06 19:57:52
原標題:如何提高初中生語文成績?過來人的經(jīng)驗之談! 初中生小伙伴們,是
原創(chuàng)觀點2024-09-06 19:56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