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原標題:靠代寫回憶錄賺錢的年輕人,被AI卷哭了 任誰都會老去,讓無數(shù)普通人的過去得以被看見、被尊重,才是人手一本回憶錄真正的意義所在。 辦公室
原標題:靠代寫回憶錄賺錢的年輕人,被AI卷哭了
“任誰都會老去,讓無數(shù)普通人的過去得以被看見、被尊重,才是人手一本回憶錄真正的意義所在。”
辦公室不到六十米,幾個小隔間擠著十個員工,敲打鍵盤的聲音與翻譯器交錯,偶爾傳來老人特有的低沉嗓音。賀章低著頭,一邊聽一邊記錄。
賀章從事的是一個小眾而時髦的工作——用AI幫老人代寫回憶錄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達2.97億,超過總人口的兩成,到2050年左右,這個數(shù)字將升至4.8億。而找人代寫回憶錄,成為了一批有閑有錢的老年人的新樂趣。
這并非什么新鮮事物。十多年前,北京就曾出現(xiàn)過由政府購買服務、社工志愿團體為老人撰寫回憶錄的公益項目。后來,由于代寫回憶錄逐漸走向市場化,社交平臺上涌現(xiàn)出了以兼職和自由職業(yè)者為主的獨立寫手。
2019年7月11日,山東德州,一家敬老院內(nèi),李安甫老人正在撰寫回憶錄。(圖/視覺中國)
2024年,隨著銀發(fā)經(jīng)濟的持續(xù)升溫,越來越多的機構跨界涉足這一領域,包括擁有寫手資源的傳媒公司,以及捕捉到落地商機的AI機構。他們開始傳授經(jīng)驗、銷售課程,將這門曾經(jīng)的小眾業(yè)務,轉變?yōu)橐婚T正式的生意。
代寫回憶錄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,飛上一個看似暴利的風口。只是相比外界對回憶錄行業(yè)的跨界熱情,真正位于中心的業(yè)內(nèi)人卻顯得相對冷靜。
一名回憶錄寫手向新周刊吐槽,這幾個月光看到噌噌冒出來的同行,客戶卻不多一個。賀章同樣透露,盡管后臺每天收到上百條客戶咨詢信息,但真正成交的訂單卻寥寥無幾。在短短幾個月內(nèi),他已經(jīng)燒光了投入的數(shù)百萬資金。
正如賀章等人對業(yè)績的擔憂,銀發(fā)經(jīng)濟或許是充滿想象力的藍海,但代寫回憶錄這條賽道仍是一條小溪——價格和內(nèi)容的標準不清晰、市場沒有那么普適,同時周期難把控,以至于有從業(yè)者直言:“想靠這件事很輕松地賺很多錢,似乎不存在一個好的商業(yè)邏輯。”
代寫回憶錄,真風口還是假風口?這門生意真的賺錢嗎?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,這個還在襁褓中的行業(yè),已經(jīng)站滿了人。
月入過萬的白日夢
從事回憶錄代寫十二年,朱家軒沒有見過行業(yè)這般的熱鬧。找兼職的白領、待業(yè)在家的圖書編輯、破產(chǎn)的廣告公司老板,還有AI創(chuàng)業(yè)者……幾乎各行各業(yè)的人都在摩拳擦掌,隨時撲向這片銀發(fā)藍海。
在社交媒體上,“代寫回憶錄”已與“財富自由”劃上等號——“小縣城幫退休老年人寫了3本回憶錄,收入夠買一輛車”“靠給老人寫自傳賺了18萬,文筆不好也能做”“一年實現(xiàn)10萬副業(yè)不是夢……”諸如此類的文案充斥小紅書,甚至有業(yè)內(nèi)人士聲稱,寫回憶錄不需要科班出身,初中畢業(yè)也能寫。
種種描述下,這一行儼然成了低門檻生意。“錨定最有消費能力的老人,對文字又沒有敬畏心,覺得寫東西而已,誰都會,這事兒門檻特別低。”談到最近的熱潮,家傳編輯部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韓馨兒反而略顯憤憤。
撰寫回憶錄正在成為一門生意。
過去一周,韓馨兒頻繁接到了朋友轉來的一篇講述代寫回憶錄的文章,標題上“初中畢業(yè)”“月入過萬”等關鍵詞,讓她感到疑惑:“代寫回憶錄什么時候成了門檻這么低的事情?”
這是韓馨兒開始寫回憶錄的第三年。革命歲月的地下黨父母愛情故事、20世紀為逃離封建家庭而遠走南洋的女性、家道中落的財閥少爺故事……韓馨兒走進過幾十個老人的一生。在她看來,回憶錄寫作絕非如大多數(shù)人理解般,是為老人撰寫“童話故事”。
“華人口述史之父唐德剛在替胡適之寫口述歷史時曾提到,胡先生的口述只占全書的50%,另外一半要自己找材料加以印證補充?;貞涗浺惨粯?,寫作者需要盡可能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找到佐證,力求真實。”
韓馨兒將這個過程形容為“找拼圖”。
從100年前的同學錄上找到家鄉(xiāng)線索,在檔案館中挖掘出祖輩照片,自20個G的黑白影像中拼湊出老人的留洋經(jīng)歷……韓馨兒記錄下的故事往往跨越半個世紀,常常面向逝者尋求答案。“正如傅斯年所說,上窮碧落下黃泉,動手動腳找東西。這是我們研究一個家傳人物的特性,而不是外界想象的,回憶錄只是一種聽和記的關系。”
韓馨兒在采訪一位傳主。
“以為回憶錄能賺錢就撲上來,肯定會吃虧。真正懂回憶錄的人,都知道這里面的門道兒有多深。”編導專業(yè)出身的朱家軒,自2015年開始為老人代寫回憶錄。這樣一位行業(yè)老炮兒,卻被當下的人潮洶涌弄得哭笑不得。“大眾對回憶錄存在誤解。這 不是暴富的好法子——甚至在現(xiàn)階段都談不上是一門好生意。”
代寫回憶錄的優(yōu)勢在于高客單價,每本報價通常都在3萬—10萬之間,這也是自媒體上宣稱作者能月入2萬的原因。“但跟風而至的人往往碰著一鼻子灰,因為他們看不見摸不著的隱性成本。”朱家軒說。
代寫回憶錄是一個既耗時又費力的過程,尋找客戶、采訪、寫作、排版、成品書籍設計,甚至申請書號,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都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的投入。朱家軒向新周刊透露,他編寫一本精品回憶錄通常需要六個月到一年時間。為追求真實體感,還得沿著老人前半生的足跡,重訪對方的故鄉(xiāng)、工作單位等地。而當中產(chǎn)生的出差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,往往需要寫手與傳主方協(xié)調(diào)解決。
除此之外,回憶錄還是高度個性化、定制化的產(chǎn)品??此朴绣X有閑的老人可不好“糊弄”,要求也是千奇百怪,小到模仿金庸風格作著,大到家族歷史斷層的考究,都需要反復敲定和修改。時間一長,還會碰到半路跑單的情況。“別看一本書大幾萬,很可能均攤下來,部分正職寫手的月入一萬還做不到。”
靈感忽現(xiàn),停下車就開始動筆寫作。
正因為門檻高、投入產(chǎn)出不成正比,多年來,這個行當并沒有走出切實可行的商業(yè)化模式。
2015年,朱家軒在老家山東聊城創(chuàng)立傳家傳記公司,嘗試探索商業(yè)模式、標準化寫作,但直到現(xiàn)在,光靠代寫回憶錄仍難以撐起公司的生存。“這行痛點很多。內(nèi)容、價格標準一直不清晰,也沒有跑出龍頭。很長一段時間,我們這批寫回憶錄根本談不上生意,就是情懷。”
千元AI流水線
對于代寫回憶錄在今年的爆火,韓馨兒將由頭指向了AI。
過去一年里,數(shù)家AI公司上門找韓馨兒合作,大多聲稱只要一鍵自動化成書。“AI的介入給到業(yè)內(nèi)業(yè)外一種錯覺——或許可以用技術手段以打造流水線的方式,降低回憶錄準入門檻和成本。這讓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涌向這個新風口。”
賀章正是這批“趕風口”的人之一。3年前,賀章辭去了70萬年薪的國企“鐵飯碗”,在輾轉一家投資公司后,決定下海創(chuàng)業(yè)。他將目標錨定在人人可觸達的第四次工業(yè)革命——AI賽道。至于這個宏大敘事怎么和回憶錄扯上關聯(lián),賀章坦言“當時大家急于為大模型找到應用場景,回憶錄是個不錯的落地選擇”。
賀章團隊推出的AI+回憶錄App工具號稱“一鍵生成上萬文字,15天完成200頁書冊”,還能自動寫采訪大綱、在線自動語音采訪,老人只要對著App講述故事錄入即可。根據(jù)他介紹,項目自6月啟動后,目前已經(jīng)面向了幾千位老人。且相比市面上3萬元的均價,用AI代寫的回憶錄要便宜得多,7999元就能給一位老人出版一本書。
老年回憶錄寫作能否用AI取代。
低價又高效,似乎在AI的加持下,困擾回憶錄從業(yè)者的痛點不存在了??墒聦嵳娴娜绱藛幔?/p>
“AI從業(yè)者很容易將回憶錄的制作過程想象為‘語音轉文字’——讓老人口述,將錄音交給AI大模型進行整理、編譯。”不久前,韓馨兒剛剛受一家AI獨角獸企業(yè)邀請,討論用AI工具做輕量回憶錄的可行性,但最終的結論是“完全不行,AI目前最多用來做校對”。
“不適用”的爭議集中在采訪環(huán)節(jié),“從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開放以前的,AI提供不出一個字的問題”;被動錄入也有問題,這代老人普遍有方言口音,國內(nèi)最頂尖的科大訊飛都做不到100%準確翻譯;成品寫作上,AI時常出現(xiàn)“低情商”,比如在老人講述溫飽的悲慘童年時,不合時宜插入一段“陽光明媚”的環(huán)境描寫。
AI尚不能完美適用于采訪環(huán)節(jié)。
就連賀章也承認,如果完全交由AI的寫作,回憶錄經(jīng)常處于無法交付的情況。“自動化是個坑,在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依舊需要寫手線上采訪介入,把控質量。”
說到底,回憶錄本質上還是一門面對面的生意、陪伴性消費。一方面,采訪者要現(xiàn)場揣摩老人的心理和表情,關注那些藏在話語外的情緒。另一方面,老人選擇代寫的初衷,本身也懷了一份希望有人陪他、紓解的心思,這是“代寫”能夠提供的情緒價值。
代寫老人回憶錄,本質是提供一種情緒價值。
盡管AI代寫回憶錄技術的成熟度有待商榷,但這并不妨礙入局者借此商機掘金。一位AI從業(yè)者在兩個月前開放了回憶錄的培訓課程和寫作系統(tǒng),批量制造小鎮(zhèn)回憶錄寫手,報名費5萬/人。而在短短兩周內(nèi),就先后有6個人報名,包括前媒體人、大學生、印刷膠水生意人……
“無論你是高中還是大學畢業(yè),按操作流程來,靠著我們自研的AI系統(tǒng),都能產(chǎn)出80分水平的回憶錄。最快一個月一本書,一年接十單,在小縣城直接就能躺平。”該從業(yè)者如此說道。
至于這套系統(tǒng)的原理,以及跟直接使用通用大模型有何區(qū)別,對方只是淡淡一笑,“這涉及我們的商業(yè)機密”。
對于這批AI闖入者,朱家軒又愛又恨。
“不可否認,AI確實降低了一部分寫作門檻。”作為行業(yè)發(fā)展見證者,朱家軒希望更多人進來,讓小眾的行業(yè)被看到。但如今的局面并不如他想象中美好,不斷涌進的人,讓本就狹小的賽道更加擁擠和無序。
回憶錄賽道的寫手越來越多。
過去幾個月,朱家軒被問得最多的是“一萬字作品的收費是多少”“別人收幾千一本,為什么你能收十幾萬”。朱家軒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去解釋。更令他擔憂的是,良莠不齊的市場環(huán)境,有可能勸退本就稀缺的客戶資源。
韓馨兒有個老年客戶嘗試用 AI 寫回憶錄。剛開始老人對“新玩具”很上癮,每天都對著語音機器人憶往昔。但過了一個月再問,對方連忙擺手,甚至對寫回憶錄這件事已經(jīng)興致全無。
“明明是一個小眾的賽道,為什么要把它搞死呢?”朱家軒不解。
等待一個“iPhone時刻”
回憶錄行業(yè)正面臨標準混亂的難題,代寫一本回憶錄的價格一路下行,一萬就能寫一本,甚至有小白為了拓客宣稱“免費代寫”。
交稿時間也在縮短,AI技術的應用讓成書時間從三四個月縮短到個把月。為了節(jié)約成本,大多數(shù)寫作者將面對面的采訪搬到了線上。
賀章對此卻不以為意,“你始終得相信一句話,性價比”。相比攪渾水的入局者,這批從業(yè)者對于把蛋糕做大,顯然更急切。嘗試用AI代寫回憶錄的半年后,一個殘酷的現(xiàn)實正擺在他面前——大多數(shù)的中國老人,似乎對回憶錄沒有那么買賬。
眼下,市場情緒高漲,但“內(nèi)部靜悄悄”。
賀章的團隊已與深圳幾個大型養(yǎng)老社區(qū)合作,覆蓋了約八九萬老年人,但轉換率卻不到萬分之一。這顯然承載不了團隊商業(yè)化的目標,“回憶錄任誰都能說出來一塊大蛋糕,但誰又能熬到那個時候呢?”
現(xiàn)階段真正有意愿寫回憶錄的老人,并沒有那么多。(圖/視覺中國)
這艘藍海上的孤舟依舊前途未知——后臺每天都有上百條客詢消息,但真正的成交單量只有寥寥數(shù)本。賀章投入的幾百萬,短短幾個月就已經(jīng)燒光。
原標題:小孩子頂嘴是什么樣的心態(tài)?專家老師幫你全面分析 在家庭教育的場
原創(chuàng)觀點2024-11-21 21:22:11
原標題:看過衡水中學的廁所文化墻,就明白為啥現(xiàn)在的孩子抑郁癥那么多 快
原創(chuàng)觀點2024-11-21 21:19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