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原標題:硬來的吃苦教育,年輕人不接受了 社會新聞里三不五時出現高中生跳樓輕生的報道,評論區(qū)里都不乏這樣的留言,比如,現在的孩子真脆弱,抗壓
原標題:硬來的吃苦教育,年輕人不接受了
社會新聞里三不五時出現高中生跳樓輕生的報道,評論區(qū)里都不乏這樣的留言,比如,“現在的孩子真脆弱,抗壓能力也太差了”又或者是“真是沒良心,父母白養(yǎng)他這么大”。
更令人生氣的是,這些評論往往還能收獲大批點贊,一直掛在熱評礙眼。
這些口口聲聲說著,愛孩子才希望他不要驕傲。對孩子的成績和進步視而不見,對孩子的脆弱和失誤喋喋不休的掃興父母,在生活中比比皆是。
他們鼓吹吃苦教育,也可以稱為挫折教育,張口閉口都是我們小時候如何如何苦,現在不也好好的。
難道吃得苦中苦,一定能成為人上人嗎?
說真的,
挫折教育一直被誤解了
迷信挫折教育的長輩們,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至理名言,就是:“不經歷風雨,怎能見彩虹?”。
這些父母家里明明有車,但是大雨天也要七八歲的孩子,自己走路去上學,美其名曰:“這么點雨不算什么,男子漢要堅強。”甚至孩子第二天發(fā)燒沒辦法去上學,還要在旁邊冷嘲熱諷:“都是平時家里太溺愛你了,溫室里的小花朵,這么點苦都吃不了。”
另外,裝窮也是一種常見的挫折教育的方式。
這種類型的父母,往往家里的經濟條件不錯,卻總喜歡在孩子面前哭窮,故意窮養(yǎng)孩子[1]。
夸張一點的爹媽,還會要來親戚家小孩不要的舊衣服和舊玩具,給自己的孩子用,所以孩子也經常穿得長袍短褂、破破爛爛。這些自詡為挫折教育的父母,在抖音上隨便一搜,就有很多。
還有的爹媽,喜歡讓孩子自己坐單程兩個小時的公交去上學,美其名曰磨練心性[2]。
“陽光總在風雨后,請相信有彩虹”,千禧年火遍大街小巷的流行金曲,也是上一輩父母堅信的人生格言。(圖/unsplash)
乍一聽這些行為都顯得不可理喻,然而推崇挫折教育,覺得吃苦有益于孩子成才的家長,在生活中到處都是。
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在2021年[3],對2006名18到35周歲的青年進行過一項調查,統(tǒng)計結果顯示,高達90.6%的受訪青年表示,父母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式教育。
這部分父母,經常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優(yōu)點,總拿著孩子的缺點吹毛求疵。成績不好的時候說孩子就是笨,還不努力,以后肯定沒啥出息;成績好了又說,孩子考得好全是靠運氣,有什么好得意。
刻意貶低,故意挑刺,想從這類型父母的嘴里聽到點鼓勵的話,簡直比登天還難。更令人窒息的是,這類父母并不在少數。他們認為這些“鍛煉”,能讓孩子“越挫越勇”,培養(yǎng)孩子謙虛謹慎、吃苦耐勞的優(yōu)良品質。
與此同時,這些所謂的挫折教育,并不只是發(fā)生在家里,父母不在的時候,老師們也會拿起接力棒。
“說說怎么了,這么小就聽不進去一點批評,抗壓能力這么差,長大了可怎么辦?”讀書的時候每次被批評,總逃不過老師們的這句固定結尾。
更夸張的是,北京一所小學為了推行“苦難教育”[4],鍛煉孩子的心智,竟然拿走了食堂的座椅,要求學生們站著吃飯,美其名曰既能鍛煉身體,還能加快吃飯速度,吃完了早點回去學習,一舉兩得。
這些屢見不鮮的社會新聞,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“挫折教育”行為。但是,挫折教育的內涵一直被誤傳和誤解了。
準確地說,讓一個人變得“強大”的,并不是挫折本身,而是社會評價體系對苦難的褒獎和想象[5]。讓孩子吃苦就是挫折教育,簡直是挫折教育背過的、最大的黑鍋。
特別是父母這些掃興的話后面,永遠緊跟著一句:“說你兩句也是為你好,難道爹媽還會害你嗎?”
但是,爹媽的這些行為,是真的會害了孩子。
吃苦教育是如何毀掉一個人的
陽光總在風雨后,也不意味著為了看點彩虹,需要三天兩頭人工降雨。挫折教育不等于打擊教育和苦難教育,故意給孩子制造麻煩沒有意義。
淋雨上學,發(fā)燒感冒請假,既傷害身體還耽誤學習;上學坐車的四個小時,拿來背背單詞,不知道能背多少個;而小朋友穿得破破爛爛、長袍短褂地去上學,一定會在同齡人打量的眼光中,感到自卑和不自在。
尤其是站著吃飯這樣的吃苦鍛煉,著實令人哭笑不得。因為站著吃飯,有一定的導致胃下垂的風險,還會影響消化功能[6]。這些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時期[7],這種方式實在是本末倒置。沒有凳子,孩子們很可能還要彎腰吃飯,長此以往,對脊椎和腰椎也有傷害[8]。
另外,從童年逆境的角度說,經歷過童年逆境會增加早逝的風險,同時也會增加其他的疾病風險[9]。
美國國立衛(wèi)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,佐證了這個觀點。在這項涉及46,000多人的研究中,學者發(fā)現與童年其他不良經歷相比,童年早期的貧窮,會導致成年后的過早死亡概率升高。
吃苦并不能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,人為制造的苦難本身并不值得贊美。
童年是建立自信的重要時間[10]。打擊教育和否定教育,會同時傷害三種對于孩子而言,至關重要的能力,包括自信心、自主感以及歸屬感。
失去了自尊和自信,孩子一直處于失敗和沮喪的消極情緒里,非常容易敏感和自卑[11],也會失去感知快樂和幸福的能力,容易導致學習成績下降。
與此同時,苦難教育會消耗一個人有限的意志力,更容易在其他事情上沉迷。
從兒童發(fā)展心理學的角度而言,專制養(yǎng)育方式與孩子的低努力控制和高性格憤怒/沮喪有關[12]。這項研究的結論,是基于對北京市425名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(7-10歲)的調查。
因為身體經過對消極情緒的自我控制后,個體的神經活動消耗了更多的葡萄糖,會出現自我損耗,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意愿便會隨之降低[13]。
比如,陷在消極情緒里的小朋友,很有可能通過游戲來獲得簡單粗暴的成就感,進行情緒轉移。但是一直進行打擊教育,會強化孩子情緒轉移的行為,結果就是孩子沉迷游戲,影響生活。
兒童期是人格形成、認知和社會化發(fā)展的重要時期,兒童期的身心創(chuàng)傷是許多嚴重疾病發(fā)展的關鍵原因[14]。如果家長的苦難教育轉變?yōu)楸┝π袨?,后果會更加嚴重?/p>
來自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大學的研究發(fā)現,長期遭受體罰的孩子,整體認知水平會低于沒有遭受體罰的孩子[15]。在良好關系缺席的情況下,兒童所遭受的創(chuàng)傷與創(chuàng)傷性應激障礙(PTSD),會對人格形成造成難以挽回的負面影響,并發(fā)癥甚至包括抑郁和焦慮[14]。
折騰了一通,孩子不僅沒什么自信心,還沒什么快樂,最后也沒多大成就,何必呢?既然如此,苦難教育為什么還會這么流行呢?
父母淋過雨,
不妨給孩子撐把傘
推崇吃苦教育的爸媽總愛說:“我們小時候的生活條件,那可比現在差多了。打罵孩子簡直就是家常便飯,大家不都是這么長大的嗎?也沒看到誰心理不健康,現在的孩子真嬌氣,一點小打小罵就要死要活。”
難道過時的不是挫折教育?真的是現在的孩子太脆弱嗎?
其實未必,真正脆弱自卑的反而是父母。
物質條件相對落后的時期,父輩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解決溫飽問題,也就忽略了教育問題的重要性。家里的孩子也是被迫放養(yǎng),接受挫折教育。
所以才有了“孩子不打不成器”和“打是親,罵是愛”,這些在長輩間流傳甚廣的教育理念[16]。
然而,這些吃著苦長大的孩子,并沒有意識到苦難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傷痕,去糾正原本就錯誤的教育方式,反而是從問題小孩長成了問題父母,把這種創(chuàng)傷和痛苦在家庭里繼續(xù)傳遞。
理所當然,后來的事情就會變成,孩子和父母分享有趣的生活見聞,會被說成是在學校不務正業(yè);抱怨兩句工作和領導,會被教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;偶爾袒露一下生活的壓力和悲傷,也會被說成是矯情。糟糕一點的話,孩子抗議的言語只要稍微激烈點,甚至還會像小時候一樣挨上一頓打。
家庭暴力中嚴重的軀體施暴行為,會在代際中持續(xù)傳遞[17]。這是來著中南大學精神病與精神衛(wèi)生學領域一項研究的主要結論。
這項涉及532個樣本的問卷調查,明確提出家庭暴力中嚴重的軀體施暴行為,存在代際傳襲現象。兒童期目睹家庭暴力,成年后更容易成為嚴重軀體施暴者。與此同時,言語憤怒的表達越明顯,越容易出現嚴重的軀體暴力行為。
所以,遇到教育問題和理念沖突,動輒就上手打罵孩子的父母,心理問題根本不在孩子身上[18]。
父母也會感到匱乏和嫉妒,在潛意識里認為自己與子女之間,也是競爭關系。需要通過打壓貶低的形式,展現自己的能力,緩解無能的焦慮。
這種專制型父母與威權式育兒的教育組合拳,結果往往就是親子關系緊張。長期處于高壓環(huán)境里,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能力發(fā)展[19]。
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學者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展開討論[20],研究對象涉及一本、二本和三本院校。根據學生參加家庭決策和親子交流的程度,研究將家庭文化劃分為權威型、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種。
結果表明,民主型的家庭,反而孩子的社會表現更好。這類家庭往往家庭氛圍寬松,父母學歷都高,喜歡用討論聊天的方式協商解決問題。
情緒穩(wěn)定、自尊自信的父母,大都能夠平和地接受孩子在幼年時期,展現出的表現欲和自我意識。
反而是那些沒有得到過愛與尊重的父母,會進行創(chuàng)傷傳遞,以“苦難教育”為由,為自己受過的痛苦和傷害正名,這些方式本質上都是親密關系里的剝削行為,不過是父母負面情緒的宣泄,然而代價卻是孩子的快樂和尊嚴。
這些隱形的精神創(chuàng)傷,會持續(xù)延伸到成年后的工作和人際交往中去。孩子有可能會因為自卑和缺乏安全感,演變?yōu)橛懞眯腿烁窕蛘邞賽勰X。一旦進入沒完沒了的創(chuàng)傷循環(huán),結果只會不停重復父輩的育兒悲劇。
如今的孩子,大多成長于優(yōu)渥的環(huán)境,年輕一代更希望得到尊重與關懷。然而父母們還是慣性思維使然,自己淋過雨,也要撕掉別人的傘,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。
如果教育方式一開始就錯了,還自以為是地堅持吃苦才能成長,這樣的父母,沒事做還是就多玩手機,少陪孩子。